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法律知识 工伤赔偿 外卖没送到申请赔偿怎么办

外卖没送到申请赔偿怎么办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17:30:28 浏览:0 【 字体:

如今,外卖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午餐,还是深夜的加餐需求,轻点手机就能坐等美食上门。但如果满心期待的外卖迟迟没送到,不仅影响用餐心情,还可能耽误事。遇到这种情况,如何合法合理地申请赔偿?本文将详细解答外卖没送到时的赔偿流程、责任划分及证据准备,帮你快速解决问题。

一、外卖没送到申请赔偿怎么办

当外卖没送到时,申请赔偿需按以下步骤有序处理,确保维权高效且有依据:

1. 核实订单状态与配送信息:首先打开外卖平台,查看订单详情中的“配送状态”,确认是否显示“已送达”“配送中”或“异常”。若显示“已送达”但实际未收到,截图保存配送员位置轨迹、预计送达时间与实际未收到的时间差;若显示“配送中”但超时严重,记录超时时长(通常平台规定超时30分钟以上可申请赔偿)。同时确认收货地址是否正确,避免因地址填写错误导致配送问题。

2. 优先联系商家或平台客服:若订单由商家自配送(如部分连锁品牌),直接联系商家电话,说明“外卖未收到”,要求商家核实配送情况并提出赔偿诉求(如退款、重新配送或额外补偿);若为平台配送(如美团专送、饿了么蜂鸟配送),通过平台内“客服中心”提交问题,选择“配送问题-外卖未收到”,上传订单截图和配送状态截图,明确说明“未收到商品,申请退款或赔偿”。客服通常会在1-3个工作日内响应。

3. 明确赔偿诉求并保留协商记录: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消费者有权获得与商品价值相当的赔偿。常见诉求包括:全额退款(最基础的赔偿方式)、商家重新配送并补偿小额优惠券(适合仍需用餐的情况)、额外赔偿(如超时严重且沟通无果时,可要求订单金额1-3倍赔偿,具体需与平台协商)。协商过程中,务必保留聊天记录、通话录音(需提前告知对方),作为后续维权证据。

4. 协商无果时寻求进一步解决:若商家或平台拒绝赔偿或拖延处理,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:向外卖平台投诉(进入“我的订单”,找到对应订单点击“投诉商家/骑手”,提交证据并说明诉求,平台会介入调解);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、小程序投诉(需提供订单号、商家信息、协商记录等,市场监管部门会督促商家或平台处理);若涉及金额较大(如超过500元)且证据充分,可通过法律诉讼主张赔偿。

二、外卖没送到商家和平台谁负责赔偿

外卖没送到时,赔偿责任需根据具体原因划分,商家和平台的责任范围不同,消费者需明确责任主体以便精准维权:

1. 商家责任场景:若因商家未按时出餐(如出餐延迟导致配送超时)、漏发商品或错发地址(商家填写配送地址错误)导致外卖未送到,商家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。根据《电子商务法》第二十条,电子商务经营者(即商家)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、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服务。此时消费者可直接要求商家退款、重新配送,或协商额外补偿(如订单金额20%的优惠券)。

2. 平台或配送方责任场景:若商家已按时出餐,但配送环节出现问题(如配送员丢失餐品、配送员未联系消费者擅自取消订单、配送超时且未沟通),则由平台或其合作的配送团队(如外包配送公司)承担责任。根据《电子商务法》第三十八条,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,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造成消费者损害的,依法承担相应责任。此时消费者可联系平台客服,要求平台协调配送方赔偿,常见赔偿方式为全额退款+平台优惠券(如10-20元无门槛券)。

3. 混合责任或无法明确责任时:若无法确定是商家还是配送方的问题(如商家称已出餐,配送员称未取餐),消费者无需自行判断责任,可直接联系外卖平台。平台作为交易撮合方,有义务核实订单全流程(包括商家出餐记录、配送员取餐扫码记录、定位轨迹等),并在3-5个工作日内给出责任认定结果。实践中,平台为提升用户体验,通常会先行向消费者退款或赔偿,再向责任方追偿。

三、外卖没送到申请赔偿需要哪些证据

申请外卖赔偿时,充足的证据是维权成功的关键,以下几类证据需提前准备并妥善保存:

1. 订单基本信息证据:核心为外卖平台订单截图,需包含完整的订单号(平台唯一标识,用于客服查询)、商家名称及联系方式、配送方式(自配送/平台配送)、支付金额、下单时间、预计送达时间、实际未收到的时间。若为第三方支付(如微信、支付宝),需同时保存支付凭证截图(含支付时间、金额、交易单号),证明已实际付款。

2. 配送状态与异常证据:若平台显示“已送达”但未收到,需截图保存配送员的实时位置轨迹(部分平台在订单详情页可查看)、“已送达”的系统提示时间;若配送超时,截图保存预计送达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(如预计12:00送达,实际13:00仍未收到);若配送员联系不上或沟通异常,保存通话记录截图(含通话时间、时长)或短信/平台内聊天记录(如配送员称“餐丢了,你申请退款吧”)。

3. 沟通记录证据:与商家、平台客服的所有沟通记录需完整保存。通过平台内聊天的,直接截图聊天界面(包含头像、昵称、时间、对话内容);通过电话沟通的,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录音(录音需清晰记录对方身份、沟通时间、问题描述及对方回应)。例如,商家回复“我们已出餐,是骑手的问题”,或客服承诺“24小时内退款”的记录,均能证明维权过程和对方态度。

4. 损失证明证据:若因外卖未送到产生额外损失(如因饿肚子就医、重新点餐的费用),需提供相关凭证。例如,重新点餐的订单截图(证明额外支出)、医院诊断证明(需注明与饥饿相关的症状,如胃痛)、医疗费用票据等。这类证据虽不常用,但在主张额外赔偿(如医疗费、误工费)时必不可少。

总结来说,外卖没送到时,消费者可通过“核实信息—联系客服—协商赔偿—保留证据—投诉维权”的流程解决问题,同时明确商家与平台的责任划分,提前准备好订单信息、配送状态、沟通记录等关键证据。合理维权不仅能挽回损失,也能督促商家和平台提升服务质量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

阅读全文
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