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法律知识 工伤赔偿 在公交车上撞了人怎么办赔偿

在公交车上撞了人怎么办赔偿

发布时间:2025-08-09 10:50:30 浏览:0 【 字体:

公交车作为城市出行的“移动名片”,每天承载着大量乘客往来穿梭。但由于车厢空间狭小、人员流动性大,急刹车、乘客上下车时的碰撞等意外情况难以完全避免。若在公交车上不慎撞了人,不仅可能造成他人身体受伤,还会涉及后续的赔偿问题。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不知如何应对,担心赔偿金额、责任划分等问题。本文将围绕“在公交车上撞了人怎么办赔偿”这一核心问题,详细讲解赔偿流程、责任划分标准以及协商不成时的解决办法,帮助大家清晰处理此类纠纷

一、在公交车上撞了人怎么办赔偿

在公交车上撞人后,赔偿处理需遵循“及时处理、明确责任、依法协商”的原则,具体可按以下步骤操作:

1. 立即停止行为并查看伤情。发现撞人后,应第一时间停下动作,查看被撞者的受伤情况,若伤情较轻(如轻微擦伤),可协助其查看伤势;若伤情较重(如骨折、出血等),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确保被撞者得到及时救治,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伤情恶化。

2. 固定现场证据并联系相关方。及时请求公交车司机协助,保护事故现场,可通过手机拍摄现场照片、视频(如碰撞位置、周围环境、受伤部位等),同时记录同车乘客的联系方式作为证人。若司机存在操作不当(如急刹车未提示),需要求司机上报公交公司,并报警由交警出具《事故认定书》,明确事故基本事实。

3. 确定责任主体与赔偿范围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811条“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,及时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”,以及第1165条“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”,责任主体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:若因乘客自身过错(如奔跑、未扶稳扶手)导致碰撞,由该乘客承担赔偿责任;若因司机未安全驾驶(如急刹、未提醒)或公交公司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(如车厢设施缺陷),则由公交公司承担赔偿责任。赔偿范围一般包括医疗费(以医院票据为准)、误工费(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)、护理费(如需护理)、交通费等,具体金额需根据实际损失确定。

4. 协商签订赔偿协议。责任明确后,双方可就赔偿金额、支付方式等进行协商,建议在公交公司或交警见证下签订书面赔偿协议,明确赔偿项目、金额、履行期限及违约责任,避免后续因口头约定产生纠纷。

二、公交车上撞人责任如何划分

公交车上撞人责任的划分是赔偿的核心前提,需结合事故原因、行为过错程度等综合判断,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:

1. 公交公司或司机承担主要责任。若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,如突然急刹车未提前提示、超速行驶、未观察车厢内乘客动态等,导致乘客碰撞受伤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91条“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,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”,公交公司需承担赔偿责任。若公交车厢内设施存在安全隐患(如扶手松动、地板湿滑未警示),导致乘客站立不稳发生碰撞,公交公司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也需承担相应责任。

2. 撞人乘客承担主要责任。若撞人行为是因乘客自身过错导致,如在车厢内追逐打闹、低头看手机未注意周围环境、未抓稳扶手导致身体失衡碰撞他人,根据过错责任原则,该乘客需对被撞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。例如,乘客A在公交车行驶中突然起身奔跑,撞到正在过道行走的乘客B,导致B摔倒受伤,此时乘客A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。

3. 被撞乘客自身存在过错。若被撞者未遵守乘车规则,如在非上下车时段站在车门附近、未扶稳扶手、倚靠车门等,导致自身在碰撞中受伤,可能减轻对方的赔偿责任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73条“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,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”,法院可能根据双方过错比例划分责任,如被撞者承担30%责任,撞人者或公交公司承担70%责任。

4. 第三方因素导致的责任。若碰撞是因第三方行为引发,如其他乘客推搡、携带的大件行李滑落等,第三方需承担赔偿责任。例如,乘客C携带的行李箱未固定好,在车辆转弯时滑落撞到乘客D,此时乘客C作为第三方需对D的损失负责。

三、公交车撞人赔偿协商不成怎么办

实际处理中,若双方就赔偿金额、责任划分等无法协商一致,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纠纷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:

1. 申请行政调解或人民调解。可向公交车所属公司所在地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、消费者协会或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。调解时需提交事故证据(如《事故认定书》、医疗记录、现场照片等),由调解机构组织双方沟通,提出调解方案。调解达成一致的,签订调解协议,该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,双方需按协议履行;调解不成的,可转入其他法律程序。

2. 提起民事诉讼。若调解无果,被撞者或赔偿义务方可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(如公交公司所在地、撞人乘客户籍地)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起诉时需准备起诉状(写明原告、被告信息、诉讼请求、事实与理由)、证据材料(包括身份证明、事故证据、医疗费用票据、误工证明等),法院受理后会依法开庭审理,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。判决生效后,若一方不履行,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
3. 主张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。若被撞者经济困难,无力承担诉讼费用或聘请律师,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,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服务;若符合条件,还可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,减免诉讼费用。

4. 注意诉讼时效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88条“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。法律另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”,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,从被撞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(如受伤后确诊之日),超过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,需及时主张权利。

在公交车上撞人后的赔偿处理需结合责任划分、证据收集、协商调解等多环节,不同情形下的责任主体和赔偿方式存在差异。遇到此类问题时,建议保持冷静,优先通过协商解决,协商不成可借助法律途径维护权益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

阅读全文
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