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人撞骨折我要赔偿吗怎么办
发布时间:2025-08-02 13:50:19 浏览:0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,或许是散步时被突然冲出的自行车撞倒,或许是在商场购物时被不稳的货架砸伤,又或许是自己不小心的举动导致他人受伤……当对方不幸骨折,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慌乱:“我需要赔偿吗?该怎么办?”别担心,本文将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,帮你理清责任边界,教你正确应对这类问题,让你在意外发生时不再手足无措。
一、别人撞骨折我要赔偿吗怎么办
遇到他人因意外撞骨折的情况,是否需要赔偿、该如何处理,核心在于明确“过错责任”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65条规定,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:
1. 自己存在过错的情况:如果是因为你的故意或过失行为直接导致对方骨折,比如开车时未观察路况撞伤行人、在小区遛狗未牵绳导致狗冲撞他人致骨折、在工地施工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导致他人摔倒骨折等,此时你存在明显过错,需要承担侵权责任,赔偿对方的合理损失。
2. 对方存在过错的情况:如果对方受伤完全是自身原因导致,比如走路时低头看手机未注意前方,撞到静止的你而骨折,或者故意碰瓷制造“被撞”假象导致骨折,此时你没有任何过错,无需承担赔偿责任。《民法典》第1174条明确规定,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,行为人不承担责任。
3. 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:如果双方对损害的发生都有过错,比如在非机动车道上,你骑车逆行,对方骑车超速,双方碰撞导致对方骨折,此时需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担责任。《民法典》第1173条规定,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,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。例如,交警认定你负主要责任(70%),对方负次要责任(30%),则你只需承担70%的赔偿金额。
处理步骤:
1. 立即救助并保留证据:无论责任在哪方,首先要确保对方得到及时医疗救助,拨打120或送医治疗。第一时间保留现场证据,比如拍照、录像记录事故发生位置、周围环境、双方行为等;若有目击者,及时留存联系方式,以便后续责任认定。
2. 报警或申请责任认定:如果是交通事故,立即报警,由交警出具《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》;如果是在商场、工地等场所,可联系场所管理者或报警,通过警方或相关部门固定责任证据,避免后续纠纷时“口说无凭”。
3. 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:待对方医疗结束、伤情稳定后,根据责任认定结果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,可签订书面赔偿协议明确金额和支付方式;若协商不成,对方可能通过诉讼解决,此时需积极应诉,向法院提交责任证据(如事故认定书、现场照片等),由法院依法判决责任比例和赔偿金额。
二、撞人骨折赔偿标准是什么
撞人骨折后,赔偿并非“漫天要价”,而是有明确的法律标准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87条和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,赔偿项目及计算依据如下:
1. 医疗费:指因治疗骨折实际支出的费用,包括挂号费、检查费、手术费、医药费、住院费等,需以医疗机构出具的确切医药费、住院费等收款凭证,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。例如,对方骨折手术费2.5万元、住院15天花费8000元,医疗费合计3.3万元,需凭医院票据全额赔偿(按责任比例分担的情况除外)。
2. 误工费:指对方因骨折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的收入减少。计算方式为:误工时间×受害人日均收入。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(如医嘱“休息3个月”即90天);受害人有固定工作的,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(如月薪8000元,日均约267元);无固定收入的,按近3年平均收入计算,无法证明收入的,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(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029元/年,日均约312元)。
3. 护理费:指对方因骨折需要护理产生的费用。护理人员有收入的,按误工费标准计算;无收入或雇佣护工的,按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(如一线城市护工日均250-300元,护理60天则护理费约1.5万-1.8万元)。护理期限一般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止,需结合病历中“需1人护理”等医嘱确定。
4. 交通费: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,需以正式票据为凭,且票据应与就医地点、时间、人数、次数相符合,比如从家到医院的打车发票、转院的高铁票等,不能是无关的交通支出。
5. 营养费: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,一般骨折案件中,营养费标准为每天30-50元,期限根据医嘱(如“加强营养2个月”即60天,营养费约1800-3000元)。
6. 残疾赔偿金(如构成伤残):如果骨折经司法鉴定构成伤残等级(如十级伤残),需赔偿残疾赔偿金。计算方式为: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)×伤残系数×赔偿年限。60周岁以下按20年计算,75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,十级伤残系数为10%。例如,202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023元,十级伤残赔偿金为84023元×20×10%=168046元。
7. 精神损害抚慰金:如果骨折导致严重精神损害(如面部骨折影响容貌、长期疼痛导致失眠焦虑等),可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,金额一般根据伤残等级、当地经济水平等确定,十级伤残通常为5000-1万元,伤残等级越高金额越高。
三、意外导致他人骨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
意外导致他人骨折是否涉及刑事责任,需根据行为性质、主观过错及损害后果综合判断,核心在于是否构成犯罪(如故意伤害罪、过失致人重伤罪等):
1. 故意导致他人骨折:如果是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导致对方骨折,比如因矛盾故意推搡他人致其摔倒骨折,或直接用工具殴打致骨折,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。根据《刑法》第234条,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是否构成重伤需司法鉴定,比如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、骨折导致关节功能丧失50%以上、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致永久性功能障碍等,可能被认定为重伤。
2. 过失导致他人骨折:如果是过失行为导致对方骨折,需看是否达到“重伤”程度。根据《刑法》第235条,过失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如果骨折未达到重伤标准(如轻微骨裂、线性骨折且无后遗症),则不构成犯罪,只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;若达到重伤(如开放性骨折伴感染、骨折导致终身残疾),且你对损害结果存在过失(如应当预见而未预见),则可能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。
3. 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:如果骨折是因不可预见、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,属于意外事件,不承担刑事责任。比如在公园散步时,突然发生地震导致旁边树木倒塌砸伤他人骨折,此时你没有任何过错,属于意外事件,无需承担刑责。因紧急避险(如为躲避失控车辆而撞到他人)导致骨折,且避险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的,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4. 特殊场景下的刑事责任:在特定场景中,即使是过失导致骨折,也可能构成其他罪名。比如交通肇事导致他人骨折,若你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,且造成一人以上重伤,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(《刑法》第133条);在生产、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(如未佩戴安全装备、违规操作机器)导致他人骨折重伤,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(《刑法》第134条)。
当他人因意外撞骨折时,赔偿责任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过错,赔偿标准需依据法律规定的项目和实际损失计算,刑事责任则需结合行为性质、主观过错及损害后果综合判断。遇到此类问题,建议优先救助伤者、保留证据、明确责任,再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理性解决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,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,获取更专业的帮助。
住酒店打坏水杯怎么办赔偿

公司解雇我该怎么办呢怎么赔偿

交通赔偿协议书只有一份怎么办

买到假龙骨怎么办赔偿多少钱

二手的东西坏了怎么办赔偿

电动车没有钱赔偿怎么办

超除座位险赔偿金额怎么办

童工打工出意外怎么办赔偿

公司不给办辞退怎么办赔偿

代购包裹掉包怎么办赔偿
